找回密碼
 註冊
查看: 2772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伍卓賢訪問

[複製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1#
清研 發表於 2016-9-14 17:33:38 | 只看該作者 |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本帖最後由 清研 於 2016-9-14 18:07 編輯

伍卓賢訪問

文: 清研

  對於伍卓賢,很早以前就想跟他做訪問。我覺得他在香港音樂的圈子之中,多變。就以SIU2為例,他策劃這支香港樂隊,中西合璧,以獨特曲風積極創作和演出,曾經多次參與香港和海外的藝術節和音樂節,表現受好評。
  SIU2之外,他在主流音樂圈中,作曲作品甚多,而由張敬軒主唱的《櫻花樹下》取得了各個流行音樂大獎。此曲原名叫百萬年代。
  而伍卓賢又一直主理其樂隊無伴奏劇團「一舖清唱」,早前就曾經跟陳奐仁一齊擔任「Project After 6」大師班的導師,教授聲樂和無伴奏合唱秘技。
  中樂方面,他本身是笙演奏家,曾以獨奏家身分演出。作曲方面,伍卓賢曾為不同藝術團體創作曲目,類型包括管弦樂、室樂、合唱音樂、中國器樂合奏、劇場音樂等。包括今次的作品「周秦漢唐、穿越香港」音樂會。
        這個音樂會是香港中樂團邁入第40樂季。開辦的開幕音樂會,以「周秦漢唐、穿越香港」為主題,以跨越時空為主旨,將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香港交織在一起。
        「我是負責唐朝的部分,我就想到,唐朝有著很強烈的各國文化匯聚的成就,同樣地,唐朝文化還有很多已經流到日本,文化的進出都很繁榮。某程度上跟今日的香港很相似,吸納各地文化再匯聚交流。創作的時候,不是製造仿古音樂,而是想著當代跟現代的關係,兩代相似的,是高速地發展文化交流。」

        唐朝盛世展現著多元和開放的文化,唐朝音樂有四分三是外域音樂,本土的只有四分一。周、秦、漢、唐搬上舞台,這四個朝代各有特色,此音樂會便有著紮根傳統,將古代的傳統文化中獲取智慧,用於現今。對今天香港也有借鑒意義。
        「唐朝音樂中,本土音樂流傳到現今的作品不多,我參照了月兒高這首作品。我想寫一點唐代音樂的故事.我從流傳下來的壁畫和樂器都可以看到唐代文化。而且我曾經遊歷西安,此地是幾代古鎮。我感受到唐代有著濃厚的歡迎外來文化的態度。」
        伍卓賢特別為「周秦漢唐 穿越香港」創作《唐響》,彈奏方面,由活躍於國際爵士樂界的結他手張駿豪與樂團一起演奏,展示東西音樂文化的衝擊。
        「我覺得表達每一朝代,都應該要有其中心思想。 唐代文化給我的感覺是其包容的氣度, 包容而引發的盛世。 我邀請爵士樂結他手張駿豪Teriver Cheung參與。 我覺得加入西方樂器是有趣,而且能夠直接地發揮到西方文化的感覺。二來,結他可以做到主奏,又能融和在中樂裡面。 」

        問到流行音樂的近況,他表示已經減少參與,純粹一個字,忙。
        「近年為香港小交響樂團和香港中樂團的寫曲和編曲,已經佔用了我很多的時間,因此是減少了寫歌給流行音樂。」雖然少,但是他還是為了平原習作及小塵埃當過監製。還沒包括無伴奏樂隊「一舖清唱」仍然活躍四處表演。
        回到「周秦漢唐、穿越香港」這個表演。表演的還有Teriver Cheung。
        Teriver Cheung說:「這是我第一次跟中樂合作,我並不是依譜彈奏便可以,在綵排的過程中,如同我以往在Jazz音樂裡一樣,我一邊彈一邊吸收,即興地摸索如何融合中樂, 中樂跟西方樂器有些相似,有些相異。合作起來有特別的地方,對於我來說,是一種衝擊,激起很多音樂的想法。」
        從綵排的片段,可以看到後排是箏樂大師羅晶。於是已經在想像Teriver Cheung的爵士樂結他跟羅晶的箏樂融合交流,應該極具可聽性和可觀性。


表演:
9月23日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GMT+8, 2024-4-20 13:45 , Processed in 0.024729 second(s), 23 queries , Gzip On.

© 2001-2011 Powered by Discuz! X3.2. Theme By Yeei!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